2008年以来,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发达国家或将陷入衰退。相对而言,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这得益于我们有着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发展基础。
“危机”一词意味着危险与机会。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我曾建议,中国企业可以参股一些韩国的高科技企业以及东盟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的资源型企业。因为尽管在当时这些国家的很多企业陷入短期经营波动,但长期看,它们具有独特的商业资源可以很好地补充中国企业在技术、资源方面的发展短板。事实已经证明,过去1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基础原材料与核心技术的外部依赖性越来越强,而那些曾经陷入短期经营波动的东南亚国家的自然资源型公司及韩国的三星电子、LG等公司,都从中国经济增长中获益匪浅。
10年后的今天,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持续调整,市值大幅缩水,许多优质跨国公司的估值已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按照“以全球应对全球”和“链条对链条的竞争”思维,我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若能在当前步履维艰的环境中运筹帷幄,把握危机中难得的机遇,或许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应对危机、渡过难关,加速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同时,对加速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及提升全球影响力,进一步实现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的新定位,都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会。
我们可考虑战略性选择几个主流行业,通过参股行业内领先的跨国公司,为中国的强国之路打下良好的战略基础。
首先,参股全球产业链两端企业。这是一种“链条对链条的竞争”思维,解决“中国制造”对外部市场资源的单边依赖性。同时,将“中国制造”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解决产品附加值低、发展受制于人等问题。第一,在产业链上游,可重点参股石油和天然气、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行业内跨国公司,以及拥有产业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解决“中国制造”的“天花板”问题。第二,在产业链下游,参股品牌价值突出和全球渠道优势明显的跨国公司,解决“中国制造”的“地板”问题。
其次,参股国际顶尖金融机构。最好的金融风险防范策略不是关起门来,而是构建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格局。一方面,与国际顶尖金融机构形成交叉持股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结成统一利益体,变抢占市场为全球战略合作与开发。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方完全侵蚀中国市场的野心,减少我们成为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牺牲品的可能性。
需要指出的是,我说的是“参股”,而不是“控股”。在“中国威胁论”的国际舆论压力下,控股收购主流行业的跨国公司将面对很大挑战,收购成功的几率不大。况且,中国企业目前匮乏驾驭全球公司的能力。控股收购就可能“憋不住”要去管,这或许导致“点金成石”的双输局面。
那么参股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有条件我们力争委派代表进入对方董事会,可从内部了解顶尖跨国公司的思维方式和全球战法,为我们下一步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奠定基础。第二,即使无法进入董事会,西方国家相对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也基本能够保障我们的参股利益。
其次,我说的是全面参股“行业”,而不是选择“个股”。我刚才提到的几个重点行业,我们要全面参股行业内的若干“排头兵”,而不是选择一两个公司。这样的话,一些战略性行业,如金融、能源等,它们整体覆灭的可能性很小。同时战略性行业内的大多数质地优良的公司,仍是全球经济与行业内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当经济复苏时,无论行业如何变革与重组,这些顶级公司持续主宰行业的概率非常大。此外,如果只是选择一两个公司,往往会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偏差,“选股”不准或将错失难得的战略投资时机。
除了现金直接参股之外,一些拥有较高市值的中国公司,如中石油、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也可以通过换股的方式与行业内领先的跨国公司直接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其战略意义与参股方式有异曲同工的道理。而且,从全球资本市场估值的角度看,这种换股的做法更值得市盈率较高的中国公司考虑。
第三,长期战略布局,而非短期股市“抄底”。在全球范围内,哪些战略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所短缺的,我们要参股;在未来经济复苏时,哪些资源是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独立发展的,我们也要参股;哪些资源是平时难以相对廉价获得的,我们也要参股。总之,参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冲中国经济与企业发展的战略风险,而不是简单的股票投资。
本文经长江商学院许可,摘自《长江》杂志。作者项兵为长江商学院教授、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
在品牌经营过程中,成功品牌之所以区别于普通品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品牌拥有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回忆起品牌名称。更重要的是,能够突出品牌个性与价值,与消费者身份、品味相符。
(2022-04-15)包装设计、饮料包装
(2022-02-15)宣传册不仅是对企业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提升品牌形象、拓展市场、增强客户互动、建立行业影响力的关键步骤。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宣传册的设计工作,确保其能够准确传达企业理念、产品优势和市场价值,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12-14)